墓碑,是墓葬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是逝者靈魂安息的場所。在古代,人們往往認為人死后肉體消逝其靈魂永不滅的因果,必須修建墓碑墓室為逝者靈魂提供一個安全的地方,所以往往會仿造現實中房子的樣子去修建墓地墓碑。因此,古人會為逝去親人修建豪華的地下墓室,讓親人去世后依然能夠享受到如同生前一樣的生活。
在漢朝時期,四川地區有為逝去親人修建豪華墓室的喪葬習俗。在當時,人們會在修建墓室時,邀請具有專門技能的石工和畫師對墓室四周石墻和石門進行雕刻繪畫,作為裝飾墓碑的石刻。四川省當地,曾經出土了許多石墓門,是當時修建豪華墓室的喪儀建筑結構,證明了四川省畫像石雕刻工藝水平的繁榮和修建豪華墓室的喪葬傳統。而這些豪華石墓門也是體現逝者身份尊貴的一種象征。
豪華墓室的修建一般采用石結構,修建的宛若地宮。并按照風水方位學說,決定墓室石門的位置。在當時,普遍流行著前(南)朱雀,后(北)玄武,左(東)青龍,右(西)白虎的四方定位習慣,將這四個神獸視為四個方位的守護神,以此對石墓門進行方位設計和雕刻。在上圖中石墓門以淺浮雕雕刻了朱雀的形象,作為墓室的守護門神。
門,在中國古代建筑中是作為一種防衛上的需要而產生的。石墓門上的神獸畫像正是這一心理需求的表現,是希望神獸保護生者靈魂安然的一種文化寄托。
上圖是東漢《王孝淵畫像石碑》中的石墓門石刻像,兩位大人正在依依告別,高個子的丈夫告訴妻子自己即將駕鶴西去,妻子帶著兒子來送別,并訂下來生之約。而天上盤旋著朱雀神獸,將護送著逝者的靈魂安息到輪回。
隨著墓碑文化的發展,石墓門上的畫像內容逐漸豐富。出現了很多反映逝者生前優裕生活和個人喜好的石像雕刻。在下圖的東漢石墓門畫像上,雕刻了一匹馬拉著兩人軺車飛馳的畫面,并有刻字:家產黑駒。軺車是一種由戰車改造而來的輕便快速的小馬車。漢初軺車還是立乘的,后來才改為坐乘,一般是官吏出外辦理公事時所乘坐的馬車。而能夠家產黑駒的人一般都是勛貴世家子弟,身份尊貴非凡。從該石畫像中的內容,可以知道墓主人的身份是世家子弟的官吏,生活富貴,身份尊貴。
石墓門置于豪華墓室的關鍵位置,是守護逝者靈魂安然、防衛外來侵擾的門戶。其選材必須是堅固耐風化的石材,才能******墓室的安全無遺!石墓門的作用與現代墓碑相似,都是逝者安息之所的標志,是守護陰宅的門戶。在石墓門上的雕刻,往往是護佑逝者靈魂安然的神獸或者反映逝者生平財富的生活畫面,對于研究當時的墓葬文化和社會生活有著重要價值。而通過豪華石墓門,可以了解墓主人的身份地位,是其身份尊貴的重要象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