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充位于四川省東北部,是成渝經濟圈的中心城市之一。這幾年,隨著城市化的發展,南充市已經成為四川省的******人口大市,土地資源環境壓力也逐漸加劇,殯葬改革的形勢也日益緊張。為了深化殯葬改革工作,南充市展開了節地生態安葬的推行工作,在各縣市的陵園墓地開辟建設專門的綠色環保生態墓葬區,推出樹葬、花葬、壁葬等節地生態安葬方式。然而,選擇節地生態安葬的市民卻寥寥無幾。
傳統“厚葬”觀念影響深遠
南充市歷史悠久,是三國文化和春節文化的發祥地,受傳統觀念的影響,民間“厚葬”風氣濃厚。有為逝世長輩舉辦隆重葬禮,以盡孝道的殯葬習俗,修建墓地時更是要邀請風水先生相看風水******,圈墳立碑。因此,對于節地生態安葬有興趣的市民為數不多,而普通墓穴上萬元銷售卻非?;鸨?。
與傳統墓地的花費相比,節地生態安葬的收費都比較便宜,且以不占地或少占地的方式處理骨灰,很明顯能夠節約土地、保護環境。但受傳統“厚葬”觀念的影響,很多市民覺得生態殯葬不能夠表達對逝者的孝心,民間仍然流行傳統墓碑墓葬。
民間流行傳統墓碑墓葬
在南充市,有不少的農村地區仍然以土葬為習俗,認為讓逝者“入土為安”才是真正的孝道。而在許多火葬區,雖然市民采用火化的方式處理逝者遺體,但仍堅持讓逝者的骨灰埋入墓穴里,并立墓碑讓逝者“入土為安”。這種傳統觀念的影響,使得當地的傳統墓碑大受歡迎。
傳統墓碑與藝術墓碑相比,其設計更加講究對稱結構,蘊含了許多中國的傳統元素。其主要由:碑頂、碑柱、主碑、欄桿、蓋板、底座等部分組成。一般傳統墓碑都是以主碑為中心左右結構對稱,墓型四四方方,融入了中國傳統“天圓地方”的思想。眾所周知,“天圓地方”是中國古代傳統的宇宙觀,也是風水格局中的風水******格局,因此古人修建墓地都是圓形墳冢、方形墓碑。
傳統墓碑在其造型和雕刻上往往融入許多中國傳統元素。比如:傳統瓦蓋碑頂,是中國瓦房建筑的一種體現;墓碑的龍鳳柱浮雕是中國龍文化的一種體現;墓碑對聯是中國傳統對聯文化的一種體現。除此之外,還有許多墓碑裝飾,運用線雕、浮雕、圓雕等雕刻技法雕刻了梅蘭竹、松鶴、日月等中國傳統吉祥圖案,用以表達對逝者的美好祝福。
傳統墓碑中的中國元素是中國傳統殯葬文化的體現,也是傳遞對逝者吉祥祝愿和寄托緬懷哀思的一種載體。在傳統觀念的影響下,傳統墓碑成為人們表達孝道和紀念逝者的一種文化想象,在民間廣為流行。